莫斯科與得梅因誰更強?前蘇聯報告給你答案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S系頂級巡洋艦莫斯科作為前蘇聯66型中型巡洋艦工程在游戲中的復刻,原本設計思路就是要用來針對美國歷史上的得梅因級重巡洋艦,不過66型因為諸多原因而并未開工,僅存在于圖紙上,且美蘇海上爭端也從未出現過熱戰的場景。故而我們并沒有機會了解莫斯科與得梅因在現實中如若發生戰斗究竟是誰更有優勢,這既是人類的幸運,也是軍迷們的遺憾。但這份遺憾其實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來解決,關于莫斯科與得梅因究竟誰更強,前蘇聯的研究報告完全可以給我們答案。
其實不需要前蘇聯研究報告,WG在游戲里也給了我們答案了,離遠了莫斯科牛逼,越近得梅因越牛逼,和現實還是基本符合的。 蘇聯權威的第45中央科學研究所(現在的“克雷洛夫”中央研究院)在對66型中型巡洋艦初步設計的修正方案和美國“得梅因”級重巡洋艦進行作戰能力的綜合對比后,得出了以下結論: 先給出單位換算:鏈是計量海洋上距離的長度單位,1鏈等于1/10海里,合185.2米。 1. 在150鏈(美制203毫米火炮的極限射程)到260鏈(蘇制220毫米火炮的極限射程)之間(約28-41KM,這點游戲中非常真實,為了避免彈藥的浪費,莫斯科你根本沒這么長射程),是66型巡洋艦的優勢區,66型可以擊穿“得梅因”級的甲板,而后者卻因射程不夠而無法開火。但是在200~260鏈(37~48千米)的距離上,不僅無法用目視觀察,就連“齊射”型炮瞄雷達也無法對彈著點的水柱進行觀測,也就無法據此來修正射擊諸元;而在150~200鏈(27~37千米)的距離上,220毫米火炮的命中率極低,即使用盡全部的主炮彈藥(1080發),也無法保證“得梅因”級退出戰斗;
射程外肯定是能欺負一下的,不過現實中這個射程上那難看的散步……彈藥打光了都不一定能搞定對方。 2. 在140~150鏈的正常交戰距離上(約26-28KM),蘇方可以擊穿美方的甲板,美方雖然無法擊穿66型彈藥庫所在位置的甲板,但卻可以擊穿機爐艙區域的甲板。總的來說,在這個距離上“得梅因”級能夠被對方擊穿的區域面積要大于66型,但前者主炮的高射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差距;
EMMMMM,220炮1/6穿深為36MM,打穿得梅因30MM甲板確實沒毛病。 3. 在130~140鏈的距離上(約24-26KM),雙方均可保證對機爐艙部位的互穿,但“得梅因”級主炮的高射速使其依舊占據一定的優勢;
得梅因:射速為王你懂嗎?不過在游戲里先不提26-28KM得梅因有沒有這射程,光就得梅因的彈道估計就別想打中莫斯科了。 4. 在120~130鏈的距離上(約22-24KM),隨著入射角的變化,66型的甲板將不會再被203毫米炮彈擊穿,而66型的220毫米炮彈依舊可以擊穿“得梅因”級的甲板,因此這個距離范圍內是66型的“絕對優勢區”;
莫斯科:絕對優勢區,絕對優勢區你懂么?射速快又如何? 5. 在80~120鏈的距離上(約15-22KM),當炮彈來襲方向與艦的航向角呈40°~50°時,雙方都無法保證擊穿對方的裝甲堡。此時美方203毫米炮的射速依舊占有優勢,但66型上最大射程為177鏈(約33KM)的130毫米副炮可以參加炮戰,而美艦上的127毫米炮的最大射程只有90鏈。因此在這一距離上,66型可以依靠高平兩用副炮來彌補主炮射速上的不足; 33KM射程副炮你怕不怕,蘇系130天下第一!游戲里要是真給了這個射程誰還玩副炮大選帝候? 6. 當交戰距離進一步壓縮到75~80鏈時,66型可以繼續擊穿“得梅因”級的裝甲,反之則不能,因此這個距離也是蘇方的絕對優勢區域。
66型中型巡洋艦與“得梅因”級巡洋艦的戰術對比圖表 最后,第45中央科學研究所的結論認為,66型中型巡洋艦的設計滿足戰術技術任務書中對于“擊敗敵方重巡洋艦”的要求,同時認為以66型巡洋艦34.5節的最高航速,在選擇與對方(“得梅因”級的最高航速約為33節)保持最有利的交戰距離方面更有主動權。不過,“得梅因”級的203毫米主炮射速較66型上的220毫米主炮要高出一倍。這也使得雙方在一般交戰距離上(130鏈以內——24KM以內),66型巡洋艦無法按照斯大林的設想從容地擊敗美國重巡洋艦,這也成為了66型工程最終下馬的一項重要依據。隨著交戰距離的不斷拉近,最終逼近到50鏈(9.3千米)時,66型的優勢全部消失,此時“得梅因”級主炮的射速和精度優勢則逐漸顯現出來,而后者的裝甲防護水平同樣十分優秀。 當然,這一研究報告只考慮了莫斯科和得梅因單獨對壘的情況,而二戰后的海面上即使美蘇真的爆發熱戰,恐怕也不會只有這么簡單的對局,畢竟美國在二戰后至今都掌握著海上霸權,無論是海軍航空兵的實力還是艦隊數量都壓制了蘇聯一頭,莫斯科就算是在遠距離上占了優勢,也沒法抵御美軍海航的飽和打擊,所以莫斯科的下馬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游戲是游戲,現實是現實,可不要玩游戲玩傻了,真把游戲中的東西套現實,現實中的情況更復雜。
[編輯:葉子豬小秘書]
|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