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聲:讓你感受一種可以看到的聲音
如果聲音不是用來聽的,還能用來做什么呢? 這個問題,從我們游戲立項之初,就一直縈繞在每個團隊成員心頭。 聲音作為《燕云十六聲》的“靈魂要素”,貫穿在游戲中的方方面面,而我們也希望以此傳達我們對于聲音的更多理解。 本文內含游戲音頻/視頻素材,建議佩戴耳機閱讀 可以看到的聲音 聲音除了可以被聽到,還可以被看見。 我們在游戲里運用了大量的視覺化要素來呈現聲音這一意象,進入游戲的第一刻,就會看到預備界面上搖曳的風鐸、一座古樸的鹵簿鐘……種種要素,暗示著我們即將進入一個與聲音緊密相連的世界。 游戲的場景敘事中也包含著許多可以直接看到的聲音要素,比如偶爾在曠野、竹林中出現由繩線系好的鈴鐺,也暗示著這里曾經拉起過高度的警戒。 可以探索的聲音 在游戲的探索過程中,聲音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聲音的遠近、方位、規律有時包含著重要信息,懂得聆聽,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某個解謎關卡中,戰鼓之聲是重要的線索,只有循著聲音的規律,才能解開謎題的奧秘。 有時聲音也會帶來一些特別的能力,當你在游戲里敲遍禪鐘,也許會意外獲得前人留下的神奇功法。 不同尋常的弦外之音 聲音當然也是用來聽的,但又不僅僅是是聽個響兒。在我們游戲里,大家常常會聽到一些”不同尋常”的音效,它們在十六聲中都有著特別的深意。 比如當你在游戲里皮過頭,不小心觸犯刑罰被捕時,耳邊響起的是低沉的大鼓擊鳴聲,而這個聲音對應的也是十六聲中代表律令的大呂之聲。 戰斗時觸發的彈反瞬間,用的是琵琶模擬的清夾鐘之音,融合了古人“欲飲琵琶馬上催”的俠道意象;你在大世界中踏入某個新區域,觸發某樁隨機事件,采集到不同的新奇玩意,聽到的十六聲音效也各不相同。 如果有心留意就會發現,這些音效都是由不同的傳統樂器演繹,且剛好可以形成十六種不同的樂音。 而這十六種聲律也代表了不同的文明,第一聲黃鐘,代表了山川地理;第二聲大呂,代表刑罰律令;第三聲太簇,代表百工名器;第四聲夾鐘是傳道受業;第五聲姑洗則代表了商賈通貨……如此種種,各種聲音融合在游戲的玩法里,并已收錄在我們的十六聲圖鑒系統之中。 滄海桑田,卻有不絕之聲 還有一些聲音,是超乎耳目的,我們將其融合在劇情的碎片化敘事中。 昏暗的地下洞窟,可以聽到黃河流水的聲音,有人在此藏身多年,已經忘記今夕何夕,卻日日盼著在黃河之聲中聽到王師勝利的戰馬經過。 有人將思鄉之聲化作歌謠低聲吟唱;也有無數人的乞憐之聲如靜夜雷鳴;還有一些人將對故地的期望和守護,化作深埋地下的寂靜之聲。 時間的長河淹沒過許多的人,許多的故事,他們所經歷的具體情形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總有一些聲音,穿越戰火,跨越時代,帶領著我們去探索和感知。那些生活在大時代洪流下的小人物們都發出過怎樣的聲音呢?我們希望可以與諸位一起,在《燕云十六聲》中探尋。 更多資訊,請鎖定葉子豬《燕云十六聲》官方合作專區。 |
[編輯:葉子豬小秘書]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